第一百三十四章 中计了
“我这就过去,告诉少主!” 黄盖算的上是孙家的旧臣了。 早在七年前,孙坚起兵反抗董卓的时候,黄盖就已经投靠了孙坚。 这件事情,说起来,还得从孙坚剿灭黄巾军开始说起。孙家世代就在吴郡做官,不过一直做得就是郡县内得小官,直到孙坚这一代。 孙坚年轻的时候也在县里当小吏,十七岁那年,陪同自己的父亲一起乘船去钱塘,结果途中,正碰上海盗胡玉等人抢掠商人财物,在岸上分赃。 商旅行人,一见此情此景,都吓得止步不前,过往船只,更是也不敢向前行驶。孙坚见状,对父亲说:“这些强盗可以捉拿住,请让我去。” 他的父亲见孙坚年纪不大,口气不小,又担心自己的儿子,便说:“这种事不是你能干得了的。” 孙坚却是没有理会自己的父亲,直接提刀,大步奔向岸边,一面走,一面用手向东向西指挥着,好像正分派部署人众对海盗进行包抄围捕似的。海盗们远远望见这情形,错认为官兵来缉捕他们,惊慌失措,扔掉财货,四散奔逃。 孙坚不肯罢休,追杀一海盗而回,其父大惊。孙坚却因此声名大振,郡府里召他代理校尉之职。 当时会稽郡人许昌在句章兴兵作乱,自称阳明皇帝,与其子许韶一起四处煽动诸县,聚集起同伙数以万计。孙坚以郡司马的身份招募精良勇敢的壮士千余人,会同州郡官兵,协力讨伐,击溃了这股势力。 这一年,刺史臧旻向朝廷呈报了孙坚的功劳,于是,孙坚被任命为盐渎县丞,数年后,又相继改任盱眙县丞和下邳县丞。 直到中平元年,也就是公园184年,黄巾军首领张角在魏郡起事。由于这次起义八州并发,所以来势迅猛,起义火焰很快燃遍了整个中原地区。 百姓蜂起响应,起义军所到之处,焚烧郡县官府,处死地方官员。官吏豪强抱头鼠窜,刘氏江山摇摇欲坠。在三十六方一旦俱发的起义声威面前,东汉统治者惶恐不安。 他们调动一切力量,对起义军进行镇压。车骑将军皇甫嵩、中郎将朱儁奉调围剿威胁洛阳的黄巾军波才部。而朱儁奏请孙坚担任佐军司马。 孙坚把他的家眷都留在九江郡寿春县,在淮、泗一带招募了一些士兵,加上跟随他在下邳县当差的同乡少年,共得精兵一千人。此后,孙坚便率领这一千多士兵,随朱儁南征北战。 正是因为追随朱儁,孙坚也因此平步青云,逐渐升任别部司马,议郎。 再便是公元187年,长沙人区星反叛,自称将军,聚众一万多人,攻围城邑。朝廷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前往剿灭。 孙坚到郡,检选循吏,使之治民,并且明白交代:“你们只管好好对待善良百姓,好好处理官曹文书,按规矩办事。至于郡中盗贼,交我负责好了!”他说到做到,立即率领将士,谋划方略,仅一个月的工夫,就打败了区星,郡中震服。 当时,周朝、郭石等人也在零陵、桂阳一带起义,与区星遥相呼应。孙坚就越过郡界,前往征讨。这样一来,三个郡都得到了平定,秩序井然。 而黄盖便是此时,投靠了孙坚。黄盖本为南阳太守黄子廉后人,但家族分离,黄盖祖父迁到零陵居住。后来乡亲都死去,黄盖生活艰难,但仍有壮志,虽然贫穷,仍常负薪警戒自己,又自习读书、学兵法。之后担任郡吏,再被考察为孝廉,升任公府。 孙坚讨伐零陵郡的叛军时,正好结识了再郡县内担任官职的黄盖,二人性格相同,一见如故。 黄盖也算得上是以为智勇双全的将领,他熟读兵法,善于谋略,而孙坚又勇猛果敢,武艺高强,在战场上无人能敌。 双方配合之下,很快便扫清了零陵郡的叛军,黄盖对孙坚深感钦佩,而孙坚也对黄盖颇为赏识,等到孙坚讨伐董卓的时候,便邀请黄盖加入自己的队伍。 黄盖也因此成为孙坚的部将,这一投靠,便是十年。 如今孙坚已故,黄盖也未曾舍弃孙家,依然效忠孙坚的长子孙策。 在黄盖察觉到这战场上的不对劲之后,他很快便策马从后方的阵地之中冲了出来,并且找到了孙策的位置。 借助身边士卒的配合,黄盖策马冲杀到孙策的身后。 在看见了孙策的身影之后,只见孙策和太史慈二人厮杀的正酣,却明白孙策依然是中了对方的拖延之计。 连忙开口冲着孙策大喊。 “少主,我们中计了!” “对方早有准备,这些人马都是训练有素的精兵,我们的人马长途奔袭,根本不是对手!” “还请少主暂且撤退,缓缓图之!” 黄盖的声音洪亮有力,尽管战场上声音嘈杂,但这一席话,还是很快便落入了孙策的耳中。 孙策和太史慈的交战,打的正兴奋,正准备给太史慈看看自己的厉害,没想到黄盖就传来了这样的几句话,顿时让孙策眉头紧缩。 随即往黄盖的方向看了一眼。 确定是黄盖在跟自己说话之后,孙策不免又看了看身后四周的士卒,尽管如今是晚上,但因为四周有不少火光,可见度还是很宽阔的。 那些孙家兵马,已经折损小半,剩下的人,都已经开始出现怯战的神色,再拖延一些时间的话,只怕这些兵马,未战先溃败。 到时候,孙家这些精锐,可就要跑光了,就算不跑,也会战死在这里,那对于孙策来说可是一个打击。 惊怒交加之下,孙策哪里还敢继续在此时与太史慈一战呢。 连忙往身后撤退。 可太史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孙伯符休走,我们战个痛快啊!” 他本就要牵制孙策,眼下见到孙策要逃,自然不会让孙策这般容易就脱离战斗。 长枪再次出击,直接顶住孙策的面门袭击,孙策不敢大意,只能抬枪就挡,一边挡一边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