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狠辣
突然间,朝堂上多了不少弹劾晋省商人的折子。 内容相当的惊悚,就是不少晋省商人,利用各种关系和手段,将朝廷明令禁止的物资,贩运到草原上谋取暴利。 同时,还拿出了不少证据,就是边军拦截搜查到的走私货物,其中甚至还有不少铁器。 当今勃然大怒,下令彻查! 谁都知晓,眼下大乾海清河晏,最大的对手就是草原的异族,经常有小股人马越过边界劫掠。 大乾边军人马数量不少,防范的就是草原上的部族。 纵观历史,有能力威胁中原王朝的,也就是草原上的强者。 大乾还没到王朝末期,武力还是相当强悍的,自然不会允许境内的商人玩火。 刚开始,文官方面还没有太大反应,不过就是几个胆大包天的商人而已,或许是得罪了某个军头才受到了弹劾。 再说了,此时的文官们,被市面上传播的《陈世美别传》,给整得焦头烂额,哪有心思理会几个商人的死活? 只有出身晋省的官员心中不满,在朝堂上反驳了几句,也就如此而已。 可谁也没料到,通过那几个胆敢给草原异族贩卖铁器的晋省商人,很快就牵连到了晋省那几家实力强劲的地头蛇。 当地所谓的晋商几大家,都是跺一跺脚便能叫晋省震动的存在,势力横跨政,军,以及商业,相当的厉害。 若是平常,等他们发动朝堂以及边军中的力量,很容易就能解决麻烦,将事情平息下去,可这次不同了。 晋省的地方势力,迎来的将是勋贵集团的雷霆一击。 根本就不用贾蓉主持,几位勋贵大老并没有在朝堂上折腾,直接通过密折的方式上奏。 密折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晋省那几大家通敌叛国的证据。 当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晋省几大家渗透边军,甚至掌握了边军部分权柄的惊人事实。 果然,当今震怒! 什么通敌叛国这样的事情,不是想扣就能扣上的。 晋省几大家的实力,也不是说着玩的。 当今也不会因为密折所报,就立即对晋省几大家动手。 他还得琢磨琢磨,勋贵集团突然出手,有何用意? 勋贵集团想将晋省彻底掌握,或者说清理有实力的地头蛇,肯定瞒不过当今的。 只是,等当今知晓,晋省几大家竟然将手伸向边军,甚至还有了一定成果后,立即杀心大起。 军队,是当今最为敏感的区域,区区地头蛇势力竟然敢染指,简直不知死活! 更别说,还是战力极强的边军了。 想想看,晋省几大家和草原异族干系密切,再渗透了边军,还有朝堂上的晋省官员帮忙保驾护航摇旗呐喊。 一旦他们起了异心,那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晋省边关距离京城才多远? 一旦边塞失守,草原异族的骑兵就能长驱直入,甚至一口气杀奔至京城城外。 前朝大明是怎么亡的,还不就是京城被草原异族铁骑攻破,失去了正统大义才亡的么? 不管事情有没有可能发生,总之当今不会容忍有任何爆发可能。 就在这时,勋贵大老们再次上了密折,内容就很叫当今甚至上皇喜闻乐见了。 据闻,晋省那帮大家族的家财,加起来不下一亿两! 看到这样的密折,就是以当今和上皇的定力,都忍不住心头一阵激动。 一亿两,那可是大乾朝几年的赋税收入! 若晋省地头蛇的总财产,真有这么多的话,那他们就真的该死了。 难怪晋省那边的商人,有实力推行票号,果然财大气粗。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直接灭杀抄家就是! 这时候,当今也知晓了,勋贵集团为何如此急不可耐清理晋省地头蛇。 戴权已经将蜂窝煤,已经蜂窝煤炉的事情,告诉了他。 而晋省,则有丰富到惊人的煤炭产量! 什么煤炭,按照勋贵大老们的说法,那就是埋藏在地里的黑金啊。 当今自然十分震动,亲自查看了蜂窝煤和蜂窝煤炉,明白了其中的滔天财富。 心情一时很是复杂! 第一反应,自然就是吃独食,可转念就打消了这个疯狂念头,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怕是太祖复生,也压不住一干被惊人利益迷花眼的勋贵利益集团。 一个不好,甚至可能爆发叛乱。 这样的风险,当今根本就冒不起。 他只能和上皇商量,一边清理晋省的地头蛇,先将传闻中的上亿两白银拿到手里再说。 至于晋省的煤炭资源,内务府自然要拿到最大,也是最好的那一块,谁都别想抢。 若是按照以往的习惯,当今自然会安排文官集团里的实力派参合进来,以便平衡勋贵集团的嚣张气焰。 只是,他此时也是听闻了京城市面上,传播得极为厉害的《陈世美别传》,对文官集团产生了某些微妙心里,并没有第一时间就让他们参与。 文官集团想要封锁当今的耳目,那怎么可能做到? 更别说,像是《陈世美别传》这样类似于戏文一般的故事,早早就传到了后宫那里。 可谁能想到,《陈世美别传》里的情节,竟然那么的劲爆以及不可思议。 尤其是里头述说的那些科举手段,真真叫当今大开眼界。 然后,下意识的叫身边心腹查一查看一看。 结果,却是出乎意料,叫他差点当场失态。 自从他登基以后,进士中出身各地书院的读书人,数量一次比一次多。 到了眼下,一次春闱会试考中的进士,起码有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出自各地书院的学生。 北方这边还好一些,江南那边的情况,只能用触目惊心形容,已经到了猖狂的地步。 凡是考中进士的江南学子,起码有八分之八十五以上,都是出身江南各地书院! 看到准确情报,当今的血管差点炸裂! 要说这里头没有问题,傻子都不会相信! 呵呵,这就是他一力扶持文官集团,得到的最好回报! 真真讽刺,同时还有上皇当政后期,几届科举考中进士的情况,完全没有可比性…… /78/78002/29697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