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族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暗体在线阅读 - 第311章 新世界计划

第311章 新世界计划

    红壤资源的取得,为人类大规模地改造大洋洲西部地区的大沙沙漠、吉布森沙漠和维多利亚沙漠的土壤结构,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为此,人类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声势浩大的沙漠改造计划,这一计划被称之为“新世界”计划。

    根据三处沙漠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也基于地球不同的气候带,“新世界”计划将改造出农田区、森林区、草原区、湿地区和山地区等6类相对应的气候及地形特征。

    6类区域分别承担着人类对粮食作物、森林资源的需求以及对大气候的调节和水源涵养等方面的作用。

    “新世界”计划由联合国环境署与联合国科学与技术署共同负责,总负责人为科学与技术署总干事刘翰洋。

    尽管人类仅仅分得了戴森球所产能源的5%,但依托于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量能源供给,5%的能源配额,足以负荷起如此大规模的沙漠改造工程。

    虽然6类区域的地形特征和所承担的作用不尽相当,但均需要将沙漠的流沙和砾石替换成可供植物生长的红壤。

    这一工程量相当的庞大,其范围几乎囊括了分配给人类所有的沙漠地区,面积近乎230万平方公里。

    三处沙漠地带成了一片巨大的工地,数以万计的各类工程机械和数十万人参与了这场规模浩大的流沙替换成红壤的工程。

    根据环境署和科学与技术署的要求,从沙漠地表到其地下约1米的流沙和砾石必须全部被清除掉,然后再铺上厚约50厘米的红壤。

    整个改造计划最大的难点就是在于这1米左右的流沙及砾石的挖掘工作,相当于将23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区域整个翻一遍。

    它将占到整个工程量的65%,耗费整个工期的80%。

    为了尽快地完成挖掘工作,由刘翰洋牵头组织了一批以工程机械、机电、材料及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等众多科技人才为骨干力量的科研公关小组。

    科研公关小组的目标就是研制一种集测量、挖掘、转运流沙和砾石的大型自主式工程机器人。

    在逆向研究了暗河公司的飞行战斗机甲后,经过近3个月的奋战,刘翰洋团队终于研制出一种具备上述功能的大型自主式工程机器人并很快投入了批量的生产。

    大型自主式工程机器人的投入使用,大大加快了工程的进度,它们不需要加注任何燃料,仅需提供丰沛的电能驱驶,就可以夜以继日地完成流沙和砾石的测量、挖掘和转运工作。

    原本需9个月的工期被压缩至3个月。

    1个月后,施工面积达数百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地带被硬生生地采掘出一个深约1米的巨型嵌入式地坑,所挖掘的流沙和砾石堆积成了数千座巨大的山体。

    山体的高度超过了800米,有的甚至突破了千米。

    根据整个改造计划,除了保留部分山体使其形成一条条延绵的、不同海拔高度的山脉外,这些巨量的流沙和砾石所堆积起来的山体被转运到了大洋洲的南北海岸。

    整个转运工作耗费了整整近2成的工期。

    它们被成规模、成批地倾倒进了碧波万顷的大海,所倾倒的数量大得惊人,直接将大洋洲南北近2000公里的海岸线向大海推进了5公里!

    在转运这些巨量的流沙和砾石的同时,在被挖掘过的近3百万平方公里的沙漠上开始了铺陈红壤的工程。

    该工程进展相对较快,也易于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实施,刘翰洋团队为此而研制的播撒式自主机器人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均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展开了施工作业。

    数以千计的播撒式自主机器人从南北两个方向同时开始施工,它们就像播撒种子一样将红壤一层又一层地铺陈在沙漠上。

    50厘米的高度设定,丝毫不差。

    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也不管晴天还是雨天,近3百万平方公里的沙漠上,它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着,永无疲倦...

    如果身处地球的高空轨道,只要目视地球就能看到它们那规模庞大的作业现场。

    白天,气势如虹,规模空前。

    夜晚,亮光璀璨,浩繁如垠。

    数以千计的播撒式自主机器人俨然就是一排排变幻莫测的魔术师,在眨眼的功夫就将沙漠变化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砖红色的世界。

    历时近1个月的铺陈红壤的工程结束了,东经120度到东经135度的广阔范围内,原本一望无垠的沙漠被漫无边际的红壤所取代。

    原本干涸酷烈、毫无生机的地带即将变成一片丰沛湿润、生机盎然的膏腴之地。

    这片区域的地表构成也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之前的一片平原变成了平原为主、丘壑和山体绵延的富饶之地。

    其地表将在人类的改造下继续改变。

    为了改变这片广袤区域的气候类型,早在土壤战争开打之前,人类就已经对该区域的气候先行进行了改造。

    向对流层发射三台装备有可控核聚变引擎的超级鼓风机,就是其中之一。

    这三台超级鼓风机每一台的直径约为300米,在冬夏两季分别位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上空,依托其强大功率将所形成的西北季风和东南季风源源不断地吹到三处大沙漠的腹地。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季风所携带的、充足的水汽向三处沙漠地带输送了大量的暖湿气流,形成了丰沛的降雨。

    整个调节过程是通过电脑完成的,但也可以在人工干预下,通过调节水汽的输送量,从而调整降雨的强度。

    降雨的精确调节,直接影响着局部的气候特征和温度。

    在三台超级鼓风机投入使用后,经过不断的测试和修正,大沙沙漠以南至维多利亚大沙漠以北的区域由热带沙漠气候逐步向热带草原和热带季风气候转变。

    大沙沙漠的北部和维多利亚大沙漠的南部逐步由热带草原气候向热带雨林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转变。

    但气候的彻底改变需要相应的地表植物,构成一个闭合的可持续生态链,才能最终形成相应的气候特征和生态圈。

    例如,在热带雨林气候带应种植相应的阔叶植物、板根植物等等,在热带季风气候种植相应的丘陵低山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山山地季风常绿阔叶林等等。

    正是基于上述因素,在刘翰洋的领导下,环境署和科学与技术署协同相应的职能部门,开启了一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空前的植树造林工程。

    植树造林工程不仅仅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例如我们常见的乔木和灌木,还有大量的菌类植物和地衣植物。

    除了行动不便、体质虚弱和未满12岁的少年儿童等人员外,大部分人参与了这场浩大的植树工程,植树的人次突破了30亿。

    但人类只是这场浩大工程的辅助而已,全自动植树机器人才是主力军。

    一时间,整个造林区形成了植树机器人为主力、人类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辅的工作形态,高达5纲、12目、9000多属、5万余种的植物被种植在了不同的气候区域。

    整个植树造林的工程历时18个月,为了配合如此规模的工程,人类新建的93座海水淡化工厂几乎是满负荷运行,但仍然满足不了巨量的淡水缺口。

    包括利用三台装备有可控核聚变引擎的超级鼓风机向植树区输送了大量的暖湿气流,形成降雨,也无法满足巨量的淡水缺口。

    无奈之下,人类只有暂时缩小植树造林的面积,原定的面积被消减了55%。

    尽管只有20%的地表被植被所覆盖,但原本一片荒芜的不毛之地逐渐呈现出了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的胜景。

    农田区、森林区、草原区、湿地区和山地区等6类地形特征的雏形,基本形成。

    一个闭合的可持续生态链和初步自给的生态圈形成了。

    尤其是农田区和草原区已经颇具规模,农业产出和畜牧业产出日渐趋于稳定。

    品种丰富的粮食作物和蔬菜瓜果的产出为人类提供了急需的食品供给,牛羊、家禽等各种养殖业的发展又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rou类和蛋白质。

    困扰人类的粮食问题得到了缓解。

    为了容纳更多的人口,人类在三处沙漠地带新建了数以千计的超大城市群,这些城市由超级城市和中小城市组成,周边配以卫星城,共同组成了人类新的居住地。

    如果身处于地球的高空轨道,那个孤悬于大洋之上的大洲,自东经120度至东经135度的广袤地区,原本一片黯淡的区域,已经被璀璨而延绵的灯光群所照亮。

    在湛蓝色的背景下就像一面巨大的光网互相连接在了一起。

    这是人类新的居住地。

    为了改善城市群之间的人居环境,人类启动了“超级运河”计划。

    计划将新凿两条大运河,用河水将不同的城市群串连起来,两条运河自北向南、自南向北以两个方向同时贯穿整个大洋洲的内陆地区。

    两条运河自开凿伊始就严格按照城市群的布局设计施工。

    第一条运河称之为西线运河,北起菲茨罗伊河入海口沿大沙沙漠一路向南,穿过吉布森沙漠和维多利亚大沙漠后,直抵大洋洲南部海岸的埃斯佩兰斯。

    西线运河在开凿途中充分利用了地形结构和内陆天然湖泊的优势,将失望湖、卡内基湖以及南部的考恩湖连接在了起来,形成了一条运河和内湖相交织的水路体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三大湖的面积。

    第二条运河称之为东线运河,北起约瑟夫·波拿巴湾,沿阿盖尔湖一路南下贯穿沙漠腹地后将麦凯湖串连起来,之后继续南下,直抵大澳大利亚湾的科克尔比迪。

    东西两条运河的建成将大洋洲南北海岸连接在了一起,丰沛的水量即改善了居住环境,又为海水淡化工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

    同时,运河也在不同城市群之间形成了两条黄金水道,使得内陆地区可以直通大海。

    “超级运河”计划历时半年,以每天向前掘进15公里的速度挺进,几乎与植树造林工程同步完成。

    大规模城市群的建设、230万平方公里的红壤铺陈、3处沙漠地带的气候调节和改变、规模浩大的植树造林工程以及“超级运河”计划等一批重量工程的实施,使得人类拥有了一个气候多样、环境优美而适宜的新居住地。

    一个人类的“新世界”初具规模。

    (本章完)

    /74/74020/23296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