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族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古代农家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99

分卷阅读599

    宁无奈地嘟了嘟嘴:“我进太学,是打算把它家藏书楼里的书看完的。现在还有一个书架的书没扫完。以后不是太学的学生了,斋夫怕是不会让我再进去。“

    齐慕远沉默了一会儿,问道:“要不,我明天陪你去?”

    杜锦宁顿时笑了,笑容十分好看。

    她点头道:“好。”又安抚齐慕远道,“其实藏书楼里有许多书是我在漓水和桂省府城看过的,那些书都不用看,直接剔除就好。一个书架里重复的书不少,我估摸着我没看过的也就十来本。我看书的速度又快,估计有个三五天就能把那书架给扫完了。”

    齐慕远看着她美丽又可爱的笑颜,心绪悸动,非常想伸手去摸一把那粉嫩的脸颊。

    “锦宁……”他低唤一声。

    “嗯?”杜锦宁转过头来,抬眸看他。

    齐慕远望着她,喉头滑动了一下,却没有说话。

    感觉到气氛有些旖旎,杜锦宁心里动了一下,垂下眼眸,没有追问齐慕远唤她做什么。

    两人沉默地往前走,直到过了一条大街,杜锦宁远远看到汪福来和姚书棋守着一辆马车朝这边张望了,她才道:“那我回去了。明日我直接去太学,你到藏书楼找我就行。”

    见有了刚才那样彼此心知肚明的尴尬,杜锦宁仍没有拒绝自己来陪她,这似乎是默认了自己的存在,齐慕远心里欢喜不已。

    他道:“好。”

    杜锦宁跟他挥了一下手,径直朝自家马车行去。

    ……

    有杜锦宁原先一天三篇文章的训练,这种策论题目又曾是杜锦宁出过题让他们写的,关嘉泽和许成源几个的策论题写得十分顺手,杜锦宁和齐慕远交卷后他们也跟着交卷了。

    “考得怎么样?”方少华跟许成源是连襟,出来后十分关切地问他道。

    “写得还不错,多亏了锦宁。”许成源道。

    坐他旁边的一个仁兄,大概是没见过什么世面,皇帝在的时候他就一直战战兢兢,许成源看他满身都在颤抖,根本没办法磨墨写文章。后来皇帝出去了,他似乎也找不到状况,直到天黑都还没把文章写完,急得满头大汗。

    十年寒窗,会试都过了,要是栽在殿试上,那真要悔得一头撞死在大柱上了。

    所以许成源心里真是万分感慨。

    想想他自己,如果没有杜锦宁影响,他不能改变心态,没准他也不比刚才那位仁兄好到哪里去。

    殿试三四百人,不可能所有的试卷都送到皇帝那里让他过目。所以仍然要经礼部的官员受卷、掌卷、弥封等收存,再分给八名阅卷官轮流传阅。

    阅卷官会在每一份试卷上以“○”、、“△”、“”、“|”、“x”五种记号对试卷标识,得“○”最多者为佳卷,而后就所有卷中,选○最多的十本进呈皇帝批阅。

    或许是因为杜锦宁几位少年的影响,赵晤对这一次恩科的试卷还挺期待的。等试卷一送来,他便放下手里的公事,批阅起试卷来。

    入眼第一张试卷,他就忍不住赞道:“好漂亮的字。”

    这馆阁体,或许到了明清的时候因为太过泛滥,大家并不觉得惊艳,反而要批判这字太过死板,没有灵性。可是在从未看过这种字体的宋代,阅卷的时候看到这样整齐匀称美观大方的字,就忍不住大为赞叹。

    赵晤此时亦是如此。

    皇帝说话,旁边伺立的太监总管吴公公总得捧哏。他伸头看了一眼,同样赞道:“啊呀,确实漂亮。”

    赵晤开始凝神看文章。

    待看完第一篇关于农业方面的策问时,他忍不住拍案叫绝起来:“写得好,写得好。”

    他虽是才做皇帝,但以前殿试的文章,老皇帝总要叫他们这些皇子看的。因为许多人都是埋头苦读几十载,对于四书五经他们很精通,可对于国事却是漠不关心。所以写起策问来,永远是空洞的空话套话多,实料少。

    可这一篇文章不同。不光把当前大宋农业方面的问题指了出来,还提出了三个高屋建瓴的观点。而且每一个观点都有理有据,针对的都是前面所指出的问题,这简直就是大宋农业发展的指示方针,是赵晤近来思及却没办法解决的,完全是写到了他的心坎上了。

    “这人是谁?”他的目光朝写名字的地方看去,便见那里用十分工整的馆阁体写了三个字:杜锦宁。

    “是他?竟然是他!”赵晤惊讶道。

    他旋即皱起了眉头。

    虽说宦官不可干政,但作为贴身太监,为主子排忧解难是他们的职责。吴公公关切地问道:“皇上,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

    “这杜锦宁,才十五岁,怎么能写出这样有深度的文章?莫不是……”赵晤没说下去。

    ☆、第六百二十四章 蛊惑人心

    他没有说下去的原因,是因为他想起了杜锦宁那差点闪瞎了他双眼的亮闪闪的履历。

    县案首、院案首、府案首、解元、会元。只要是杜锦宁参加过的科举考试,全都是第一名。

    作为一个成年十年帮父皇处理过许多国事的皇子,以及登基了大半年的皇帝,他对于朝庭官员的水平还是十分了解的。虽说也有个别因为祖荫而做了官的酒囊饭袋,但绝大部分官员还是有真材实学的。

    最重要的是,赵晤对于科举舞弊的重罚十分有信心。他作皇子时在科举期间偷偷查访过许多个省的考场,因为惩罚太过严重,还真没人敢在科举上做手脚。

    所以,他即便不相信杜锦宁,也应该相信取中杜锦宁为头名的那些官员。他相信那些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不可能由着一个没有真材实学的稚子糊弄他们,把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中。

    如果说,这篇文章是齐慕远写的。有齐伯昆那样的权势,齐慕远一路作弊,还有那么几分可能。可这杜锦宁明明只是个寒门学子,他哪来的能量能让所有的官员一路给他开绿灯,把他都取为头名?

    看来,这个杜锦宁是真有真才实学的了。

    这些念头在赵晤脑里浮现,也不过是一瞬间的功夫,那头吴公公丝毫不觉。

    他看着试卷头的名字,开口道:“皇上,这个杜锦宁,是不是就是那位写话本的举子杜锦宁?”

    赵晤一顿。

    京中出现像这样引起重大影响、甚至让朝堂上的官员都争论不休的话本,赵晤是肯定要查清楚作者是谁的。

    作为皇帝,要查一个人并不难,杜锦宁的信息很快就放在了赵晤的桌面上。

    不过因为杜锦宁不是重要人犯,也不是敌对势力的jian细,所以调查就不是很深入。那份资料里只显示了杜锦宁的籍贯身份年纪,以及她的老师是关乐和,她发行话本的书铺属于母亲陈氏等基本信息。

    开始赵晤诧异于杜锦